首页 / 机关党建 /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

德阳市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日期:2025-11-03 来源:德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体: 分享到:

10月29日,德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2025年第23次党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就全市自然资源系统抓好贯彻落实进行部署。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涛主持会议并提出明确要求。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伦修在会上传达了全会精神。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学回答了“十五五”时期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未来五年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

会议强调,全市自然资源系统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一要深学细悟,把握核心要义。要将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深刻领悟过去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的基本定位、阶段性要求和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科学方法论,确保全会精神真正入脑入心,筑牢全系统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根基。

二要对标对表,狠抓落地见效。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高质量编制好自然资源领域“十五五”时期的各项规划,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要紧紧围绕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增强资源要素保障能力、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维护自然资源资产权益等七大重点任务,深入谋划、开拓创新、务求实效,确保“十四五”任务圆满收官,为“十五五”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要强化担当,提供坚实支撑。全市自然资源系统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切实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自然资源支撑和要素保障。

下一步。德阳市局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奋楫扬帆,锐意进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阳新篇章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责任编辑:李雪蕊
[上一篇]:
[下一篇]:
德阳市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5-11-03 来源:德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0月29日,德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2025年第23次党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就全市自然资源系统抓好贯彻落实进行部署。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涛主持会议并提出明确要求。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伦修在会上传达了全会精神。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学回答了“十五五”时期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未来五年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

会议强调,全市自然资源系统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一要深学细悟,把握核心要义。要将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深刻领悟过去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的基本定位、阶段性要求和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科学方法论,确保全会精神真正入脑入心,筑牢全系统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根基。

二要对标对表,狠抓落地见效。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高质量编制好自然资源领域“十五五”时期的各项规划,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要紧紧围绕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增强资源要素保障能力、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维护自然资源资产权益等七大重点任务,深入谋划、开拓创新、务求实效,确保“十四五”任务圆满收官,为“十五五”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要强化担当,提供坚实支撑。全市自然资源系统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切实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自然资源支撑和要素保障。

下一步。德阳市局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奋楫扬帆,锐意进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阳新篇章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 主办单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 内容维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