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关党建 /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

遂宁市局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日期:2025-11-04 来源:遂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体: 分享到:

近日,遂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催人奋进。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要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的强大动力,聚焦自然资源“两统一”使命责任,高起点谋划“十五五”工作。以高质量要素保障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持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全面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效率,力争以有限的资源保障长远的发展,以更小的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全面增强自然资源治理效能,深入践行“效率革命行动”,系统实施创新性、引领性重大工程项目,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胜势。

会议要求,一是持续提升规划引领支撑水平。持续构建空间全覆盖的“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切实用好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和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期评估等政策,为加快建设实力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提供有力的国土空间保障。推广使用乡村“通则式”规划管理规定,实现全市5个县(市、区)通则式管理全覆盖,做好乡村规划管理。科学谋划“十五五”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和具体实现的路径方法,梳理“十五五”时期重大项目,为编制好全市“十五五”规划提供参考。二是强化土地要素供给保障能力。坚持保障项目用地就是保障发展的理念,统筹推动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围绕项目转,不断强化土地要素保障能力,全力保障项目落地。要吃透用地保障政策,持续加强增量约束管控,做好增量空间使用节奏统筹。进一步深化节约集约用地。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深化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攻坚,以“存量”换“增量”。千方百计挖潜力,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三是守好安全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深化田长制功能体系建设、严肃查处乱占耕地违法行为,切实守牢耕地红线。统筹做好隐患排查、预警监测、灾害治理,力争实现全市连续19年地灾“零伤亡”。强化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源头治理,全面完成4.8万户化解任务。积极争取涪江山水工程,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责任编辑:李雪蕊
[上一篇]:
[下一篇]:
遂宁市局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5-11-04 来源:遂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近日,遂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催人奋进。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要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的强大动力,聚焦自然资源“两统一”使命责任,高起点谋划“十五五”工作。以高质量要素保障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持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全面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效率,力争以有限的资源保障长远的发展,以更小的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全面增强自然资源治理效能,深入践行“效率革命行动”,系统实施创新性、引领性重大工程项目,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胜势。

会议要求,一是持续提升规划引领支撑水平。持续构建空间全覆盖的“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切实用好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和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期评估等政策,为加快建设实力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提供有力的国土空间保障。推广使用乡村“通则式”规划管理规定,实现全市5个县(市、区)通则式管理全覆盖,做好乡村规划管理。科学谋划“十五五”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和具体实现的路径方法,梳理“十五五”时期重大项目,为编制好全市“十五五”规划提供参考。二是强化土地要素供给保障能力。坚持保障项目用地就是保障发展的理念,统筹推动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围绕项目转,不断强化土地要素保障能力,全力保障项目落地。要吃透用地保障政策,持续加强增量约束管控,做好增量空间使用节奏统筹。进一步深化节约集约用地。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深化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攻坚,以“存量”换“增量”。千方百计挖潜力,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三是守好安全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深化田长制功能体系建设、严肃查处乱占耕地违法行为,切实守牢耕地红线。统筹做好隐患排查、预警监测、灾害治理,力争实现全市连续19年地灾“零伤亡”。强化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源头治理,全面完成4.8万户化解任务。积极争取涪江山水工程,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 主办单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 内容维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