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信息 / 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24 来源:法规处(行政审批处) 字体: 分享到:

2024年,自然资源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资源部部署要求,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夯实自然资源法治基础

厅党组始终高度重视法治工作,把自然资源法治建设作为事关全省自然资源改革发展、具有全局意义的大事来抓。一是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厅党组多次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听取法治工作汇报。厅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主持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重大工作。二是强化统筹部署。召开全省法治自然建设工作会,研究制定《2024年全省法治自然建设工作要点》,系统安排部署立法、普法、依法行政等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国家和省法治建设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三是推动法治联系点实质运行。省市县联动召开2场联系点内片区联席会议,组织市、县交流讨论,听取意见建议,切实发挥基层联系点在服务立法、推进执法、深化普法等方面“建言站、助推器、检测仪”作用。

二、坚持立法先行,加快完善自然资源法治体系

围绕良法善治,建立健全自然资源领域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体系。一是开展重点立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重要指示精神,开展耕地保护立法调研。推动出台全国首部自然资源督察领域省级政府规章《四川省自然资源督察办法》,构建完备的省级自然资源督察体系,并及时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为落地实施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立法,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已经省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二是加强政策供给。报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土地征收管理。推动出台《四川省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引(2024年)》《科技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三是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查制度,开展2轮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废止和失效15件,进一步减量提质。

三、加大简政放权,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持以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保障为着力点,突出重点难点,打通卡点堵点,不断降成本、增效率、优服务,推动打造更加规范、便利、高效的自然资源营商环境。一是深化放权赋能。大力推动用地审批权改革,经省政府同意,将省政府批准权限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涉及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用审批权全部下放市县,将省级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成片开发方案审批权下放范围扩大至10个新区、开发区,赋予地方更大用地自主权。二是提升用地审批质效。推动省政府用地审批程序优化,出台提高用地审批效率12条措施,实现用地审批提速30%,在2024年自然资源部用地审批“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我省位于全国第一档次。三是优化政务服务水平。推进“一网通办”能力巩固提升,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再减少60%以上;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线上申请办理;启用10类电子证照;实现21个事项“川渝通办”、5个事项“一件事一次办”、6个事项“掌上办”。

四、强化制约监督,不断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法治意识,不断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一是规范行政决策活动。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开展重大行政决策等合法性审核50件次。二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研究制定“一目录、三清单”,坚持过罚相当、宽严相济,推进包容审慎执法。组织全省系统常态化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行动。三是强化政务公开。在厅网站主动公开征地批复、政策文件、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推进等各类信息1.6万余条,依法规范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014件,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

五、坚持动真碰硬,扎实开展自然资源督察执法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大力推动自然资源管理秩序持续向好。一是不断提升督察质效。动真碰硬抓好国家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021—2023年个数整改率均在90%以上。部署开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未批先建违法用地排查整治行动,以及全省文旅项目烂尾和违法项目清查工作,举一反三推动国家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机制,对泸州、达州、巴中3市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重点问题省级专项督察。二是持续强化执法监督。部署开展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整治遏增量、化存量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全省纳入问责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实现连续6年下降。严肃查处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等违法行为,全省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12件,省级挂牌督办7件、公开通报37件。三是扎实开展农房专项整治。坚持“零容忍”遏制新增,主动开展专项监测,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置新增问题1334宗,找回耕地5345亩。圆满完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非住宅类试点,有关经验做法在全国交流发言。

六、维护群众权益,切实强化行政争议预防化解

树牢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是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建立通报约谈机制,定期通报分析案件,对问题突出地区采取约谈、暂停用地审批等措施倒逼源头治理。全年依法办理行政应议案件495件,行政应诉67件。二是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坚持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强化“接诉即办”工作模式,推动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紧盯征地拆迁、确权登记、矿产资源等重点领域,定期摸排梳理可能引发群体性、极端性信访事项的风险隐患,做好积案难案化解工作。三是强化执法司法良性互动。联合省法院、省检察院、司法厅召开全省自然资源领域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审判、行政检察四方院厅联席会议,发布十二大典型案例,签署《关于建立自然资源领域行政争议预防与实质化解沟通协调机制的意见》,切实深化院厅联动,促进争议实质化解。

七、深化宣传教育,着力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全过程。一是完善普法机制。精心制定普法计划、普法责任清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健全完善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二是加强全省系统法治教育。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四川省自然资源大讲堂”,广邀专家学者举办法治讲座。建立法律法规和基层疑难问题征集解答制度,累计解答28期903个普遍性、代表性问题,指导全省系统准确把握政策。三是深化全民普法。推出《四川省乡村振兴用地法规政策微解读》《4分钟带你了解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变钱“歧”遇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短视频,全方位、多声部开展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争取全社会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一年来,我厅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立法力量和经验不足,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较单一,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发挥不够等。2025年,我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自然资源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更多力量。

责任编辑:李雪蕊
[上一篇]:
[下一篇]: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24 来源:法规处(行政审批处)

2024年,自然资源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资源部部署要求,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夯实自然资源法治基础

厅党组始终高度重视法治工作,把自然资源法治建设作为事关全省自然资源改革发展、具有全局意义的大事来抓。一是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厅党组多次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听取法治工作汇报。厅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主持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重大工作。二是强化统筹部署。召开全省法治自然建设工作会,研究制定《2024年全省法治自然建设工作要点》,系统安排部署立法、普法、依法行政等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国家和省法治建设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三是推动法治联系点实质运行。省市县联动召开2场联系点内片区联席会议,组织市、县交流讨论,听取意见建议,切实发挥基层联系点在服务立法、推进执法、深化普法等方面“建言站、助推器、检测仪”作用。

二、坚持立法先行,加快完善自然资源法治体系

围绕良法善治,建立健全自然资源领域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体系。一是开展重点立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重要指示精神,开展耕地保护立法调研。推动出台全国首部自然资源督察领域省级政府规章《四川省自然资源督察办法》,构建完备的省级自然资源督察体系,并及时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为落地实施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立法,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已经省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二是加强政策供给。报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土地征收管理。推动出台《四川省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引(2024年)》《科技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三是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查制度,开展2轮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废止和失效15件,进一步减量提质。

三、加大简政放权,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坚持以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保障为着力点,突出重点难点,打通卡点堵点,不断降成本、增效率、优服务,推动打造更加规范、便利、高效的自然资源营商环境。一是深化放权赋能。大力推动用地审批权改革,经省政府同意,将省政府批准权限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涉及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用审批权全部下放市县,将省级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成片开发方案审批权下放范围扩大至10个新区、开发区,赋予地方更大用地自主权。二是提升用地审批质效。推动省政府用地审批程序优化,出台提高用地审批效率12条措施,实现用地审批提速30%,在2024年自然资源部用地审批“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我省位于全国第一档次。三是优化政务服务水平。推进“一网通办”能力巩固提升,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再减少60%以上;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线上申请办理;启用10类电子证照;实现21个事项“川渝通办”、5个事项“一件事一次办”、6个事项“掌上办”。

四、强化制约监督,不断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法治意识,不断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一是规范行政决策活动。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开展重大行政决策等合法性审核50件次。二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研究制定“一目录、三清单”,坚持过罚相当、宽严相济,推进包容审慎执法。组织全省系统常态化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行动。三是强化政务公开。在厅网站主动公开征地批复、政策文件、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推进等各类信息1.6万余条,依法规范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014件,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

五、坚持动真碰硬,扎实开展自然资源督察执法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大力推动自然资源管理秩序持续向好。一是不断提升督察质效。动真碰硬抓好国家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021—2023年个数整改率均在90%以上。部署开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未批先建违法用地排查整治行动,以及全省文旅项目烂尾和违法项目清查工作,举一反三推动国家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机制,对泸州、达州、巴中3市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重点问题省级专项督察。二是持续强化执法监督。部署开展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整治遏增量、化存量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全省纳入问责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实现连续6年下降。严肃查处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等违法行为,全省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12件,省级挂牌督办7件、公开通报37件。三是扎实开展农房专项整治。坚持“零容忍”遏制新增,主动开展专项监测,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置新增问题1334宗,找回耕地5345亩。圆满完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非住宅类试点,有关经验做法在全国交流发言。

六、维护群众权益,切实强化行政争议预防化解

树牢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是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建立通报约谈机制,定期通报分析案件,对问题突出地区采取约谈、暂停用地审批等措施倒逼源头治理。全年依法办理行政应议案件495件,行政应诉67件。二是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坚持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强化“接诉即办”工作模式,推动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紧盯征地拆迁、确权登记、矿产资源等重点领域,定期摸排梳理可能引发群体性、极端性信访事项的风险隐患,做好积案难案化解工作。三是强化执法司法良性互动。联合省法院、省检察院、司法厅召开全省自然资源领域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审判、行政检察四方院厅联席会议,发布十二大典型案例,签署《关于建立自然资源领域行政争议预防与实质化解沟通协调机制的意见》,切实深化院厅联动,促进争议实质化解。

七、深化宣传教育,着力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全过程。一是完善普法机制。精心制定普法计划、普法责任清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健全完善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二是加强全省系统法治教育。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四川省自然资源大讲堂”,广邀专家学者举办法治讲座。建立法律法规和基层疑难问题征集解答制度,累计解答28期903个普遍性、代表性问题,指导全省系统准确把握政策。三是深化全民普法。推出《四川省乡村振兴用地法规政策微解读》《4分钟带你了解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变钱“歧”遇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短视频,全方位、多声部开展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争取全社会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一年来,我厅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立法力量和经验不足,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较单一,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发挥不够等。2025年,我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自然资源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更多力量。

  •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 主办单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 内容维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