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更加坚定地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贴心服务为民解忧
谢某夫妇因工作繁忙,又急着为新房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在多次往返开发企业售房部提取资料后,仍未成功办理。近日,谢某夫妇来到泸州市不动产登记窗口寻求帮助,工作人员发现谢某夫妇申请资料不齐全,考虑到谢某夫妇多次奔波未果,工作人员告知可先行受理签字手续,由窗口人员联系开发企业,及时提供资料、完善手续。谢某夫妇得知后十分开心、连声道谢。2天后,谢某夫妇成功领取到不动产权证书,解决困扰已久的问题。为表达对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的感谢,谢某夫妇亲笔书写感谢信,送到泸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泸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践行“依法、便民、高效、廉洁”的服务宗旨,不断提升优化整体服务水平,以办事群众利益为根本,把解决办事群众的困难始终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认认真真学党史,用心用情办实事”,大幅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暖心服务为民缓急
4月25日,权利人李某的家属梅某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称李某因车祸住院,急需出售名下不动产以筹措医药费,但不动产的土地使用权性质为划拨,还需办理土地使用权划拨转出让手续后方可出售,目前李某命悬一线,急需筹钱手术,时间紧迫。时间就是生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本着为群众办实事,为民解忧,特事特办的原则,马上为李某开启“绿色通道”服务。工作人员即刻前往医院为权利人上门服务,把承诺办结时限为4个工作日的土地使用权划拨转出让业务在6个小时内办理完毕,并贴心地将出让合同及时送到医院。工作人员在病房里对权利人李某进行政策宣讲,辅助其签署土地出让合同和不动产买卖的相关签字手续,免除当事人公证委托的事项,为当事人既节省时间又节约相关费用。事后,梅某为泸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送来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泸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已为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服务40余次,切实解决特殊群众不能到登记现场办理的问题,也为困难群众降低登记成本。
耐心服务为民化难
4月,泸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枇杷沟二期拆迁项目从2018年与400多户拆迁户签订拆迁合同以来,由于大多数被征收房屋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情况,导致拆迁户在搬离多年后不能申请房屋灭失注销登记,进而不能全额领取拆迁款,生活压力增加,幸福指数下降。在多个部门的共同协调下,该项目相关工作稳步推进,符合拆迁结算的第一批拆迁名单递交到了中心查询窗口申请档案查询。经过初步筛查,发现名单中的多数房屋是80、90年代修建,由于数字化技术落后,只有条目式的档案信息,无法从电脑系统里快速查询到详细房屋登记信息。为了帮助相关部门快速推进工作,更为了保障拆迁款早日兑付到拆迁户手中,帮助拆迁户解决燃眉之急,查询窗口工作人员利用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挨户查阅房屋信息。
目前,通过查询窗口工作人员数天加班加点仔细翻阅,已经为170余户拆迁户查询到了房屋档案信息。5月和6月将开展枇杷沟第二批和第三批被征收房屋档案查询。
每天到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窗口申请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单位或群众数以千计,查档工作繁琐而细致,但查询窗口的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热情和专注,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