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部署要求,自然资源部决定开展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2019年4月25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两岸各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治理任务。
南充市嘉陵区快速响应《通知》及省、市自然资源部门要求,积极开展本区域内废弃露天矿山核查摸底,针对不同类型的废弃矿山,按照“一矿一策”的方式建立台账,共清理出18个废弃露天矿山,其中废弃砖厂13个,废弃砂石堆码场5个,总占地面积1377.6亩。清理出的18个废弃露天矿山基本都紧邻嘉陵江或乡村道路,地面砖头、石块遍布,植被十不存一,普遍存在雨天污水横流,晴天尘土飞扬的情况,极大影响群众生活环境和嘉陵江流域生态健康,且存在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急需进行生态修复。2020年10月,嘉陵区正式启动该18处废弃露天矿山的复垦复绿工作,将其纳入区级生态修复重点任务。
项目启动后,嘉陵区迅速按照程序组织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涉及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积极协调配合,全力排除工程施工中的出现的障碍,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设计要求,快速推进废弃露天矿山修复工作。2021年3月,项目正式通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验收。
项目竣工后,共复垦土地413.4亩,复绿乔木林350.1亩,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5处,实施边坡治理2处,污水及扬尘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矿区环境得到绿化美化,矿山周边生态得到良好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并为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经过近一年的管护,嘉陵区组织队伍对项目实施成效开展“回头看”,修复的废弃矿山普遍达到预期效果。原本光秃秃的废弃砖厂已经生长出茂密的植被,鸟雀穿梭其中。适宜耕种的地块,村民已经划分出一块块自留地,自发的种植了白菜、油菜、豌豆尖等冬季农作物,废弃露天矿山修复初见成效。
在修复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的同时,嘉陵区还定期对全区非煤矿山开展环境保护和安全隐患排查,中央环保督察以来关停不符合产能政策及环保要求的砖瓦企业34家,依法查处和打击砂石等矿产资源乱挖滥采行为,关停非法生产加工砂石企业15家,始终全力以赴,做好全区水土治理保护和矿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