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监测设备“通风报信”。采取“定位+短报文”的方式,利用九洲北斗和省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依托雨量计、裂缝伸缩仪、泥位仪等智能设备,对山体、水库、河流的形变、位移等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后台阈值、模型等方式演算,形成“风险预判+处置方案”短报文发送至相关人员及附近预警广播。
调度系统“可视指挥”。立足以往灾情发生抢险救援方案需等专家赶到现场察看情况后才能拟定,容易延误最佳时机弊端,安装“远程地质灾害视频会商系统”,市本级设置指挥中心固定站,各县(市)设置7个分指挥中心固定站,并配套无人机等设备用以探查现场、传输视频音频信号,确保一旦发生险情,指挥部可以立即通过大屏,与一线抢险人员互动、下达指令。
行业专家“深度把脉”。充分用好全省防灾“专家库”,组织技术人员靠前指导,全市11个县(市、区)分别与重庆蜀通、909地质队、西南勘测设计公司、915地质队等专业地勘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建立由46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14支(含市本级)汛期驻守和技术服务队伍,深度掌握各地灾隐患点情况,并综合当地风土人情、生产生活等实际提供避险指导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