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整合资源,以片区为单元创新乡村规划编制。综合考虑宝兴县自然条件、经济地理、功能定位、历史人文、产业类型、跨区域合作等因素,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科学划分功能片区,优化经济地理版图,分片区分层级编制镇(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规划,探索“多镇合一”“镇村合一”“多村合一”的规划编制模式。结合全县乡村资源禀赋、区位交通、产业状况等自身条件,将全县7个乡(镇)初步分为3个片区,即城镇发展区、生态农业综合发展区、生态旅游发展区,35个行政村分为三类,即特色保护类11个,聚集提升类16个,城郊融合类8个。同时,试点先行推进规划编制,选择有条件的村开展规划编制试点,积累规划编制经验。目前,已完成1个村规划编制工作,并已通过省级技术审查,正在启动第二批重点村规划编制工作。
优化空间,以统筹布局为主线把握规划重点。结合目前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推进乡村地区产业发展、各类建设不可逾越的红线。系统保护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形成山水田园与乡镇村落相融的空间肌理。同时,结合全县建筑文化特色和居民生活习惯,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各类建设的风貌引导和管控,充分彰显地域建筑风格、地貌特征和历史文化特色。
深入实际,以强化管理为抓手提升规划建设质量。组织规划编制人员深入乡村住下来、融进去,强化驻地调研。通过现场踏勘、走访座谈、入户调查等方式,详细了解乡村发展历史脉络、文化背景和人文风情,分析乡村人口流动、自然地理格局演变,摸清家底、把握特征、了解群众诉求,开展多方案比选,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乡村规划。同时,结合试点经验,分类梳理乡村规划编制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强化对乡村规划标准规范宣讲培训力度,让基层管理人员和规划从业人员及时掌握规划编制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