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8月19日,记者从四川省攀枝花市获悉,该市正式启动“标准地”改革,计划到2022年园区新增工业用地30%以上采取“标准地”供应,2023年全面推行“标准地”供应。
据了解,攀枝花市在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中,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工业用地区域评估,明确土地使用标准,简化审批程序,构建符合本地特点的工业用地“标准地”模式;坚持“亩均论英雄”产业发展导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完善奖惩制度。
今年9月底前,攀枝花各县(区)、钒钛新城、市级相关部门将做好推进“标准地”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即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实际,就地震安全性评价、地灾危险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事项完成区域评估。在符合国家建设用地控制标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由县(区)政府、钒钛新城管委会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基础和区位地理条件等,制定以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开发强度3项指标为主干指标的指标体系。同时,对“标准地”实施“双合同”管理:用地企业取得土地后,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同时,与县(区)政府、钒钛新城管委会或指定的管理部门签订工业项目建设投资协议,明确用地标准、履约标准、指标复核办法、承诺事项、违约责任等。
对于“标准地”,攀枝花市还将加强项目建设监管、项目投产运营监管,并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根据相关部署,今年12月底前,攀枝花市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西区格里坪特色产业园区争取各出让一宗“标准地”;2022年,园区新增工业用地30%以上采取“标准地”供应;2023年,园区新增工业用地全面推行“标准地”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