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在预防,汛前很关键,北川县自然资源局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努力构筑“群测群防”防灾体系,全力备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打好汛前防治“主动仗”,筑牢生命财产安全“安全墙”。
打好宣传动员“组合拳”。一是深入点位定向宣传。坚持“谁排查、谁宣讲”,发挥技术人员的专业优势,在排查隐患的同时,同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讲,告知避险转移路线等注意事项,3779名受地灾威胁群众接受宣传,覆盖率达100%。二是贴近群众靠前宣传。借助村村通广播,发挥贴近群众、直通基层的优势,用通俗易懂语言,235个村无死角全覆盖,循环播放、反复宣传。利用村组会、院坝会,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宣传457场,4027人参加。三是举办活动专题宣传。在国家安全教育日、世界地球日等重大活动时间节点,组织站所、股室在场镇社区人口集中场所开展专题宣传,累计发放地灾防治宣传资料11337份、普及地灾防治知识7806人次。四是组织培训集中宣传。邀请九〇九地质队技术员,对乡镇分管领导、工作人员、村组干部、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开展集中宣传培训19场次。
练好群测群防“基本功”。一是在制度体系上下功夫。完善县、乡(镇)、行政村、社(组)、点五级群测群防组织体系,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落实防灾预案,逐点明确专职监测员、监测责任人和防灾责任人,张贴发放“两卡一表”,明确预警信号、避险路线和场所,确保预案覆盖率、群测群防网络覆盖率和隐患告知率三个100%。二是在监测预警上下功夫。针对438处隐患点全覆盖,落实监测人员461人;使用雨量计、裂缝伸缩仪等设备对180处监测点进行群专结合监测,对25处监测点进行普适性监测。三是在避险演练上下功夫。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地灾抢险救灾综合演练19场次,参与干部群众3956人次;以隐患点位为单位,开展避让撤退演练400余场次,参与群众4000余人次。
管好隐患排查“责任田”。一是落实全面排查责任。按照“盯住老隐患,努力发现新隐患”原则,全覆盖拉网核查,库内点位再复核,销号点位再评估,整治点位回头看,存在隐患风险的人员居住地和活动场所全面排查到位,不留死角,摸清家底,累计复核532处,销号115处,发现新增21处,目前全县在库地质灾害隐患点438处。二是落实动态监管责任。对医院、学校、集市等人口密集且可能诱发地质灾害隐患的重点区域,落实动态监管责任人,不定期监测,实现地质灾害风险早期识别、快速预报预警、高效应对处置。
下好工程防灾“先手棋”。全面提升工程防灾能力,今年以来累计启动工程治理6处,排危除险14处,水毁修复1处。通过抓部门联动协调,紧盯项目开工前期手续环节,顺排工序、倒排工期,3处治理工程完成主体施工,1处已进场施工,2处正在进行勘察设计;1处水毁修复工程正在推进,其余14处排危除险交乡镇作业主有序推进,其中1处排危除险已完工,预计6月底前全面完成工程施工,形成工程防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