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峨眉山市自然资源局采取五举措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责任落实再提升。开展“三单一书”工作责任机制和网格化管理机制的调整更新工作,签订防灾承诺书153份,进一步完善县、乡、村、组、点五级监测网络体系。开展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预案内容和响应机制,细化各部门应急工作职责,切实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操作性,确保防汛减灾12个100%目标落实落地。
二是隐患排查不间断。依托隐患点专职监测员和专业技术力量,利用汛前和初汛降雨不多的有利时机,完成二轮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累计排查隐患点、在建工程、景区景点、学校、医院、农家乐等重点点位230余处,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不留死角盲区。进一步细化隐患点防治措施,从源头上管控风险,采取远程遥感解译技术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核实地质灾害隐患,提升地质灾害识别的精准度,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三是培训演练再深入。充分利用“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和“百日攻坚”等活动,累计开展宣传培训71场次,发放地灾防治宣传资料近4000份,培训监测员、干部、群众等2400余人次。开展隐患点和在建工程项目地质灾害避险演练94场次,参演人员2100余人,实现隐患点培训演练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识灾、辨灾、避灾的能力。
四是转移避让更坚决。依托常态化的巡查排查,对重要危险点位进行专家复核,明确长期避让点位19处,落实长期避让102户328人。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次,严格落实“三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组织群众临时转移386人次。
王是项目推进再提速。提前谋划,提前部署,通过预算资金预下达、盘活存量资金、申请中央、省级专项资金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部署群专结合监测预警20处,避险搬迁28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4处,排危除险1处,储备治理工程和排危除险项目5处,为提前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提供了项目和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