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近年来,甘孜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度重视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一矿一策,扎实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强化责任监督。按照“谁开发、谁修复,边开采、边修复”原则,督促矿山企业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要求,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有计划分步骤逐年开展矿山生态修复任务,确保生态修复工程与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同步开展。2021年,生产矿山企业投入矿山生态修复资金4928.0846万元,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土地72.38公顷。自实施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以来,全州累计修复土地180.56公顷,为进一步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作出了甘孜贡献。
打造绿色矿山。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利用等全过程,着力推动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全面构建矿业绿色发展新格局。目前,已成功创建白玉呷村、九龙里伍、九龙黑牛洞3个绿色矿山,为全州矿山企业带来了全新发展理念,打破了传统矿产资源“先开发后治理”的模式。
推进遗留修复。积极开展全国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并加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争取力度。截至目前,完成656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三下三上”核查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到中央、省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资金5966.29万元,在丹巴、道孚、炉霍、石渠、德格、白玉、巴塘、色达、稻城9县实施54个333.61公顷的废弃无主矿山及采砂点生态修复任务。其中,2020年实施的石渠县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成功入选四川矿山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实现土地复绿61.62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