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泸州市多举措强化主汛期地灾防范
发布日期:2022-07-21 来源: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体: 分享到:

一是“明责+传责”强链条。编制完成《泸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修订完善泸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指导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六级”责任体系和“三单一书”工作机制,全市25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累计落实460名科级干部为防灾责任人、187名村社干部为监测责任人、465名群测群防群众为专职监测员,确保各级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二是“预警+宣传”强防范。坚持气象引领实时会商,实行“叫醒”“回应”打通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51次6.6万条。实行蓝色暴雨及以上预警提前下沉,严格落实“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组织提前转移避让87处320户951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强化培训演练,开展培训1044场次,参训人员14.5万人,发放宣传资料38万份。对地灾点、风险区逐点开展避险演练,共开展应急演练606场次,参演人员6.9万人次。

三是“人防+技防”强堡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驻泸地勘单位纳入全市地质灾害防治队伍管理,组建泸州市地质灾害防治一、二大队共60人,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市、区(县)落实25名地质灾害防治专班人员全天24小时待命值守、高效响应。安装自动化专业监测预警设备720台套,对113处地灾点和20处高、中风险区进行监测,落实地勘专业人员驻守54处重要点位动态监测,深化泸州市地质灾害防治三维实景平台运用,持续有效提升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四是“排查+整治”强手段。坚持汛期三查、雨期三查、卫星遥感排查,全市查明在册地灾点253个,威胁2466户10542名人,“空心村”地灾点15处,威胁26户103人,均逐点落实防灾措施和结对帮扶户。加强隐患整治,累计投入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9785.58万元,消除地灾点282处,减少受威胁人数6571人,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李雪蕊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 主办单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 内容维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