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自然资源局按照“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工作思路,牢牢牵住发展的“牛鼻子”,以支持保障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做到靠前一步主动服务,在保障发展精度、盘存拓增力度、惠民利企温度上持续用力,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多措并举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一是突出“精准化”的要求,下好“先手棋”。对重点项目提前研判,树立项目服务意识。紧盯全县重点项目进度,摸清底数、精准对接、主动作为,建立了《梓潼县省市县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机制》,组建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专班,积极与重点项目牵头单位、责任部门、承办镇(乡)对接,全面了解2023年全县2个省重点项目、33个市重点项目基本情况。
二是突出“早谋划”的思路,打好“主动仗”。坚持早谋划、早研判,提前介入引导项目建设。建立项目用地保障联合会商机制、班子成员联系项目机制,实行“双月”召开专题研究工作例会制度,集中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按照分管片区划分联系职责,不定期到联系企业进行调度调研,积极会商相关部门提出解决措施。在乡镇级片区规划编制成果修订过程中,对全县各部门、各镇(乡)用地需求进行再收集,并在片区规划修改过程中,做到应保尽保。经梳理,京昆高速广元至绵阳段扩容项目拟征收农民集体土地693.5567公顷(其中梓潼段220.816公顷)已取得自然资源部批复,今年已取得建设用地批文343.87亩,计划报批土地202.19亩正在组卷。
三是突出“啃骨头”的精神,挂出“作战图”。坚持跟踪问效,持续跟进项目进展,建立“项目用地一对一保障台账”,按月统计各项目各环节推进情况、存在问题、措施或建议,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位牵头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个项目专员、一套保障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将省市县重点项目分解落实到人头,实行以项目为中心,围绕项目作调度的台账管理模式。经梳理,全县2023省市重点项目共35个,其中央和省级重点项目2个,需供地2个、面积581.9亩,已全部完成供地;市重点项目33个,需供地15个、面积1176.9亩,已供地项目14个,供地面积1174.8亩。
四是突出“勇担当”的意识,细耕“责任田”。全面梳理停产企业经营状况、土地厂房利用价值等,充分掌握入驻企业的用地意向,引导其购置、租用符合规划和意愿的低效用地,有效促进园区土地利用更加集约高效。目前,已完成标准地供应2宗225.85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266.65亩;经开区通过产能扩张、盘活资产、以商招商、产业链接、回乡创业、功能配套、筑巢引凤等方式,成功盘活僵尸企业19户,推动1232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为“园区提质”“企业满园”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