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成都市新都区局“三位一体”规范集体建设用地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5-10-22 来源: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字体: 分享到:

2025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成都市新都区坚持规划引领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围绕片区规划编制、资源配置优化和用地全程监管等环节,系统构建规范高效的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体系,有力保障乡村建设项目落地,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规划先行,绘就乡村发展“一张蓝图”。在村级片区规划编制中,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村庄建设边界“三条控制线”,深化细化宅基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乡村文旅项目用地规模与空间安排。例如,在新繁街道汪家村片区规划中,通过严守“三条控制线”,统筹活化林盘资源,以乡村聚居型林盘为重点,整理林盘聚落47.84公顷打造特色消费场景,优化24.56亩低效建设用地,用于建设村民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07.44亩建设用地用于引入生态友好型乡村文旅项目。

资源活化,激发城乡融合新动能。在村级片区规划报批过程中,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组织多部门联合审查,对产业布局、设施配套、环境协调和土地利用效率等进行综合研判与优化,确保规划契合区域实际和长远发展需求。通过强化规划与项目、政策的有效衔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精准投放。以新繁街道兴堰村为例,针对土地低效利用现状,通过功能置换将19.3亩闲置建设用地调整为种植设施用地,明确其农旅融合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主动引入社会资本,开发综合性文旅项目,实现了从“资源盘活”到“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监管护航,筑牢土地管理底线。依据规划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和空间准入管理,对全区已流转的21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实施全流程监管,确保依法合规用于乡村旅游、乡村车间等产业项目,实现监管覆盖率100%。持续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回头看”,运用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增问题坚持“零容忍”。

责任编辑:李雪蕊
[上一篇]:
[下一篇]:
成都市新都区局“三位一体”规范集体建设用地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源: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5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成都市新都区坚持规划引领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围绕片区规划编制、资源配置优化和用地全程监管等环节,系统构建规范高效的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体系,有力保障乡村建设项目落地,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规划先行,绘就乡村发展“一张蓝图”。在村级片区规划编制中,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村庄建设边界“三条控制线”,深化细化宅基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乡村文旅项目用地规模与空间安排。例如,在新繁街道汪家村片区规划中,通过严守“三条控制线”,统筹活化林盘资源,以乡村聚居型林盘为重点,整理林盘聚落47.84公顷打造特色消费场景,优化24.56亩低效建设用地,用于建设村民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07.44亩建设用地用于引入生态友好型乡村文旅项目。

资源活化,激发城乡融合新动能。在村级片区规划报批过程中,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组织多部门联合审查,对产业布局、设施配套、环境协调和土地利用效率等进行综合研判与优化,确保规划契合区域实际和长远发展需求。通过强化规划与项目、政策的有效衔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精准投放。以新繁街道兴堰村为例,针对土地低效利用现状,通过功能置换将19.3亩闲置建设用地调整为种植设施用地,明确其农旅融合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主动引入社会资本,开发综合性文旅项目,实现了从“资源盘活”到“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监管护航,筑牢土地管理底线。依据规划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和空间准入管理,对全区已流转的21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实施全流程监管,确保依法合规用于乡村旅游、乡村车间等产业项目,实现监管覆盖率100%。持续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回头看”,运用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增问题坚持“零容忍”。

  •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 主办单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 内容维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