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攀枝花市局召开废弃矿洞排查封堵整治 严厉打击盗采盗挖专项行动调度会
发布日期:2025-11-14 来源: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体: 分享到: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废弃矿洞排查封堵和盗采盗挖整治的决策部署,近日,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专项调度会议,精准施策,再动员、再部署,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局党组副书记陈盈西主持会议。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勋锋出席会议并作工作安排,各县(区)局及市局矿权科、执法科等科(室)主要负责人参会。

会议指出,开展废弃矿洞排查封堵整治和严厉打击盗采盗挖专项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维护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近期,全国发生的多起盗采盗挖致人遇难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全系统一定要以案为鉴,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开展专项行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履职尽责、主动作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会议强调,各县(区)局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全面开展排查摸底。要以乡(镇)、街道为单元,全面排查梳理废弃矿洞清单,特别是西区、仁和区、盐边县作为攀枝花的重点,更要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无人机航测、实地踏勘、群众走访等方式,认真摸清辖区内废弃矿洞底数,包括政策性关闭矿山、保护地内退出矿山、正常关闭矿山及盗采点废弃矿洞的所在区域、地理坐标,落实“一洞一档”,确保数据真实、心中有数、不留死角。二是要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对于排查出来的问题隐患,要做到分类整治,强化闭环管理,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动、联合执法,对无证开采和私挖盗采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坚持露头就打、发现就查,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绝不姑息;废弃矿洞要参照《封堵废弃金矿矿井(硐)指导意见(试行)》标准进行封堵,对以往封堵不彻底的废弃矿井要重新组织封堵,坚决杜绝“表面封堵、虚假整改”。三是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加密对关闭矿山、废弃矿洞集中区域、盗采盗挖重点区域的巡排查力度,建立健全协同监管和打非治违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回头看”,严防盗采盗挖等违法行为反弹,坚决遏制人员伤亡事件发生,确保工作成效长期巩固。

责任编辑:李雪蕊
[上一篇]:
[下一篇]:
攀枝花市局召开废弃矿洞排查封堵整治 严厉打击盗采盗挖专项行动调度会
发布时间:2025-11-14 来源: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废弃矿洞排查封堵和盗采盗挖整治的决策部署,近日,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专项调度会议,精准施策,再动员、再部署,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局党组副书记陈盈西主持会议。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勋锋出席会议并作工作安排,各县(区)局及市局矿权科、执法科等科(室)主要负责人参会。

会议指出,开展废弃矿洞排查封堵整治和严厉打击盗采盗挖专项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维护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近期,全国发生的多起盗采盗挖致人遇难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全系统一定要以案为鉴,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开展专项行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履职尽责、主动作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会议强调,各县(区)局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全面开展排查摸底。要以乡(镇)、街道为单元,全面排查梳理废弃矿洞清单,特别是西区、仁和区、盐边县作为攀枝花的重点,更要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无人机航测、实地踏勘、群众走访等方式,认真摸清辖区内废弃矿洞底数,包括政策性关闭矿山、保护地内退出矿山、正常关闭矿山及盗采点废弃矿洞的所在区域、地理坐标,落实“一洞一档”,确保数据真实、心中有数、不留死角。二是要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对于排查出来的问题隐患,要做到分类整治,强化闭环管理,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动、联合执法,对无证开采和私挖盗采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坚持露头就打、发现就查,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绝不姑息;废弃矿洞要参照《封堵废弃金矿矿井(硐)指导意见(试行)》标准进行封堵,对以往封堵不彻底的废弃矿井要重新组织封堵,坚决杜绝“表面封堵、虚假整改”。三是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加密对关闭矿山、废弃矿洞集中区域、盗采盗挖重点区域的巡排查力度,建立健全协同监管和打非治违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回头看”,严防盗采盗挖等违法行为反弹,坚决遏制人员伤亡事件发生,确保工作成效长期巩固。

  •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 主办单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 内容维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