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泸州市不动产登记便民举措践初心 温情服务担使命
发布日期:2025-11-14 来源: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体: 分享到: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让群众“只跑一次”。打破过去办理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需要“多头跑、来回跑”的困局,协同联动税务、住建部门,整合业务流程,完善系统对接,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模式,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极大节约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时间和经济成本。今年以来,全市通过“一窗受理”办理新建商品房和存量房转移登记约2.7万余件。

智慧赋能,线上办理,让服务“触手可及”。构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依托“泸e登”微信公众号、“酒城E通”APP、泸州市互联网+不动产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开通房产信息、限制信息和业务办理进度线上查询、“绿色通道”线上申请、不动产登记费线上支付等多种功能。;深化拓展电子证照应用,方便权利人随时查阅保存,并在子女入学、户籍办理、公积金提取等多种场景广泛适配,真正实现“指尖办、随时办、异地办”。今年以来,网上查询28.7万条、生成电子证照15.4万个。

延伸网点,就近能办,将窗口“搬到身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广泛推行“交房即交证”服务,将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延伸至银行、开发企业交房现场等便民场所,;通过“交房即交证”服务,在开发企业交房现场同步发放不动产权证。这种“家门口的登记服务”模式,有效解决群众办事“路途远、耗时多”的难题。今年以来,全市共延伸至229家银行网点,交房现场同步发放不动产权证书约1100余本。

特事特办,绿色通道,为特殊群体“暖心护航”。针对老、弱、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并提供上门面签、收件等全流程服务“上门服务”,只要群众有需求,工作人员便提供上门面签、收件等全流程服务。此外,还与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合作,专为聋哑人群提供手语服务,搭起群众与不动产登记机构的沟通桥梁,用有温度的服务传递关怀与温暖。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绿色通道”上门服务共109件。

精简材料,压缩时限,让办证效率“全面提速”。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为目标,持续进行内部流程再造和优化,通过数据共享,不断精简申请材料116项,精减率达71.6%。将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结时间均压缩为不超过3个工作日,其中,43项实现“即时办结、立等可取”。效率的全面提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泸州速度”。

责任编辑:李雪蕊
[上一篇]:
[下一篇]:
泸州市不动产登记便民举措践初心 温情服务担使命
发布时间:2025-11-14 来源: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让群众“只跑一次”。打破过去办理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需要“多头跑、来回跑”的困局,协同联动税务、住建部门,整合业务流程,完善系统对接,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模式,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极大节约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时间和经济成本。今年以来,全市通过“一窗受理”办理新建商品房和存量房转移登记约2.7万余件。

智慧赋能,线上办理,让服务“触手可及”。构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依托“泸e登”微信公众号、“酒城E通”APP、泸州市互联网+不动产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开通房产信息、限制信息和业务办理进度线上查询、“绿色通道”线上申请、不动产登记费线上支付等多种功能。;深化拓展电子证照应用,方便权利人随时查阅保存,并在子女入学、户籍办理、公积金提取等多种场景广泛适配,真正实现“指尖办、随时办、异地办”。今年以来,网上查询28.7万条、生成电子证照15.4万个。

延伸网点,就近能办,将窗口“搬到身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广泛推行“交房即交证”服务,将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延伸至银行、开发企业交房现场等便民场所,;通过“交房即交证”服务,在开发企业交房现场同步发放不动产权证。这种“家门口的登记服务”模式,有效解决群众办事“路途远、耗时多”的难题。今年以来,全市共延伸至229家银行网点,交房现场同步发放不动产权证书约1100余本。

特事特办,绿色通道,为特殊群体“暖心护航”。针对老、弱、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并提供上门面签、收件等全流程服务“上门服务”,只要群众有需求,工作人员便提供上门面签、收件等全流程服务。此外,还与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合作,专为聋哑人群提供手语服务,搭起群众与不动产登记机构的沟通桥梁,用有温度的服务传递关怀与温暖。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绿色通道”上门服务共109件。

精简材料,压缩时限,让办证效率“全面提速”。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为目标,持续进行内部流程再造和优化,通过数据共享,不断精简申请材料116项,精减率达71.6%。将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结时间均压缩为不超过3个工作日,其中,43项实现“即时办结、立等可取”。效率的全面提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泸州速度”。

  •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 主办单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 内容维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