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引领,靶向破解两类安全难题。聚焦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新建小区提前介入建筑方案规划指导,严格落实电动自行车安全要求,从源头杜绝隐患;既有住宅小区鼓励按照复合利用、功能兼容的方式,实现场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聚焦规划及用地许可审批环节,从空间布局、要素保障等规划层面提供精准高效的专业支撑,让群众出行更安心、城市交通更有序。
地灾防治,立体防控守护地质安全。聚焦打通防灾“最后一公里”,坚持“边宣传、边演练、边排查”,深入推进宣传培训演练进基层、到农户,确保隐患排查全覆盖、无死角。强化“人防”+“技防”监测预警模式,实行24小时全天候动态监测预警,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摸排全区地灾高风险区受威胁群众,按照分类施策、尊重意愿的原则,有序推进避险搬迁工作。今年以来,排查全区地灾隐患点及高风险区192处,发布地质灾害风险提示20次,三级预警5次,临时转移群众4781人次。
网络安全,多措并举筑牢数字防线。制定网络安全管理规定,通过专题培训、案例宣讲等方式,提升干部职工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夯实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定期开展漏洞扫描、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及风险整改工作,不断优化和提升全局网络安全应急响应能力。加强涉密载体和介质管理,强化数据防护技术,采用电子水印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版权可保护、流向可追溯、权限可管理、期限可控制,从源头上保护数据安全。





[打印]
[关闭]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微信
微博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