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谋划。对全市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非农建设上限等指标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责任实。截至目前,全市实际可用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近6000亩、水田规模超5000亩。
长推行。充分发挥田长制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责,优化调整设立市级田长、副田长17位。制订田长制工作手册,将土地综合整治、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以及存量违法问题整改等纳入巡田范围,强化业务培训,开展“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主题宣传。今年来,发放各类宣传手册1500余册,接受群众咨询1000余次,发现处理问题线索106条。
严落实。以“六长联动、生态共保”为抓手,深化府院检联动,构建自然资源领域行政争议预防与实质化解协调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市100余个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已通过部级监管,获取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4万余亩,已整改销号796个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反馈的问题,整改率达97.91%。





[打印]
[关闭]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微信
微博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