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领水县自然资源局立足实际,以“长牙齿”的硬措施,聚焦责任、保护、质效三方面,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一是种好“责任田”,构筑耕地安全防线。优化调整县、镇、村三级田长+网格员责任体系,整合田长、林长、河长,建立“多长合一、一巡多查”机制,设立县级田长2名、镇级田长50名、村级田长304名、网格员412名。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将耕地保护责任层层落实,牢牢守护好耕地保护红线,构建起严密的耕地保护责任网络。
二是稳住“基本盘”,夯实耕地安全之基。统筹划定全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将90.19万亩耕地保有量和74.8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分解下达各镇、村,并制作公示牌予以公示。各级田长对各自辖区加强巡查,重点抓好乱占乱建,第一时间发现、处置,确保应查尽查、应保尽保,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占用耕地从事非农业建设,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违法行为。
三是挑起“金扁担”,提升耕地利用质效。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多渠道补充耕地任务,优先从平地和低丘缓坡耕地中流出的园地、林地、草地等其他农用地恢复为耕地,推动耕地下山,林地、园地上山。同时,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撂荒地复垦利用,实现年度撂荒耕地动态清零,复种指数从1.6提升至1.8,提高土地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