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绵阳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以来,一直存在市县两级登记系统混建、业务协同困难等现象。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便民利企服务能力和水平,2022年9月,根据市政府领导的签批关于全市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绵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传统登记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转换最新的数字科技成果,推进绵阳市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平台项目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特性,搭建起一条数据高速公路,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办事体验。
延伸平台触角,推动实现“全市通办”。在主城区“一窗受理”平台建设成果基础上,将“一窗受理”平台延伸至其他县(市、区)登记大厅,由3项高频事项(商品房买卖、存量房买卖、赠与)拓宽至100余项,实现全市不动产、住建、税务三部门信息集成式的“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结合绵阳市实际情况,以抵押登记业务为试点,推动实现抵押登记类二十余项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全市通办,企业和群众可就近选择任一登记大厅办理申请。
开发个性功能,服务“智变”升级。优化升级绵阳市不动产登记网上(掌上)办事大厅,配套开发短信提醒、人脸识别、电子签署(签名、签章)等功能,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i绵阳APP、天府通办APP,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在线预约、进度查询、证书查验、在线投诉、登记申请等服务;开发针对银行、法院、开发商、公证机构的延伸端,由以前的“内网专线模式”变为“外网申请”,辅之以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签章)等技术,减少企业或群众来政务大厅的跑动次数,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实现地籍图可视化查询,在四川政务服务网发布绵阳市地籍图可视化查询基础服务,任何人经身份验证后可在电子地图上依法查询不动产自然状况、权利限制状况、地籍图等信息,更大程度便利不动产转移登记,提高土地管理质量水平。
强化部门联动,构筑共享机制。实现省厅要求以各地市(州)为单位的业务流程统一、登记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运维管理统一的“四统一”工作,通过积极对接市级相关部门,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目前已获取住建、民政等10个部门的16项共享数据信息,加快业务办理过程中信息数据核验速度,进一步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减材料、减成本、提效率”,并将不动产登记相关数据接口接入共享交换平台,用于相关部门信息提取、社会公众自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