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内江市召开全市防汛防地灾工作调度会
发布日期:2025-08-27 来源:内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体: 分享到:

近日,内江市委书记邹自景主持召开全市防汛防地灾工作调度会,分析研判当前防汛形势,安排部署防汛减灾等工作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严阵以待做好防汛抢险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学深,市委副书记蔡磊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市气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关于雨情汛情、地质灾害防治、易涝点治理情况汇报,调度各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防汛减灾工作。

会议强调,全市上下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保持紧张有序的状态,抓实抓细各项防范应对工作。要建立高效畅通的指挥调度体系,推动各地、各行业监控系统全面接入应急体系,做到应接尽接、数据互通,确保灾情信息第一时间掌握、指令第一时间传达、处置第一时间落地。要织密雨情水情监测预警网络,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要求,重点紧盯洪涝灾害多发区、易汇水区、中小水利工程、堤岸以及河道两岸的居民点、厂矿企业等,逐一摸清底数,做到监测预警精准到位。要强化灾害隐患排查整治,针对城镇危墙、堡坎、高陡边坡、堆土等重要点位,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并发动基层群众,全面严密排查风险隐患。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要求,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对一时无法完成整改的,要提前落实好应急措施。要集中力量及时清理河道障碍物,保障行洪通道畅通。要严防强风灾害安全事故,针对各类文体、商业活动搭架以及屋顶违法搭建等易受强风影响的建筑物,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坚决拆除。要把责任层层压实到乡镇(街道)、社区(村)等基层末梢,确保每一处风险点都有人管、有人防、有人治。要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持续推进内涝点位整治,发现一起整治一起,进一步完善排水防涝设施,着力提升城市韧性。对车库、车站等重点区域,要落实工程防护措施,备足沙袋等应急物资,提前制定人员、车辆转移方案,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安全有序撤离。

责任编辑:李雪蕊
[上一篇]:
[下一篇]:
内江市召开全市防汛防地灾工作调度会
发布时间:2025-08-27 来源:内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近日,内江市委书记邹自景主持召开全市防汛防地灾工作调度会,分析研判当前防汛形势,安排部署防汛减灾等工作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严阵以待做好防汛抢险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学深,市委副书记蔡磊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市气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关于雨情汛情、地质灾害防治、易涝点治理情况汇报,调度各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防汛减灾工作。

会议强调,全市上下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保持紧张有序的状态,抓实抓细各项防范应对工作。要建立高效畅通的指挥调度体系,推动各地、各行业监控系统全面接入应急体系,做到应接尽接、数据互通,确保灾情信息第一时间掌握、指令第一时间传达、处置第一时间落地。要织密雨情水情监测预警网络,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要求,重点紧盯洪涝灾害多发区、易汇水区、中小水利工程、堤岸以及河道两岸的居民点、厂矿企业等,逐一摸清底数,做到监测预警精准到位。要强化灾害隐患排查整治,针对城镇危墙、堡坎、高陡边坡、堆土等重要点位,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并发动基层群众,全面严密排查风险隐患。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要求,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对一时无法完成整改的,要提前落实好应急措施。要集中力量及时清理河道障碍物,保障行洪通道畅通。要严防强风灾害安全事故,针对各类文体、商业活动搭架以及屋顶违法搭建等易受强风影响的建筑物,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坚决拆除。要把责任层层压实到乡镇(街道)、社区(村)等基层末梢,确保每一处风险点都有人管、有人防、有人治。要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持续推进内涝点位整治,发现一起整治一起,进一步完善排水防涝设施,着力提升城市韧性。对车库、车站等重点区域,要落实工程防护措施,备足沙袋等应急物资,提前制定人员、车辆转移方案,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安全有序撤离。

  •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 主办单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 内容维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