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厅动态

四川省第56个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动在成都启动
发布日期:2025-04-18 来源:科技发展与对外合作处 字体: 分享到:

4月18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四川省地质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四川省第56个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市天府美术馆举行,活动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杨明、中国地质博物馆纪委书记王升辉、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副总经济师冯真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分别致辞。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校行知校区、成都市石笋街小学一品天下分校、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华侨城分校共百余名师生参与此次活动。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青藏高原是如何形成的?”报告厅内,中国地质博物馆冯向阳研究员带来的科普讲座《独特的星球,唯一的家园》,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形象的比喻,生动阐释地质运动如何塑造生命奇迹,引得大家连连惊叹。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贾帆老师带领大家领略岩石的“色彩密码”,孔雀石的青翠、辰砂的朱红、蓝铜矿的幽蓝逐一在画盘上铺陈开来,让人啧啧称奇。从矿物成分学习到艺术实践应用,同学们不仅亲手用矿物颜料创作岩彩画,更在斑斓色彩中触摸数亿年地质时光。最热闹的当属“化石实验室”,中国地质博物馆郭昱老师手把手指导同学们模拟化石发掘的过程,“注意看岩层分界面”,郭老师手持地质锤轻敲页岩标本,清脆的剥裂声中,菊石化石螺旋状的外壳渐渐显露。标本展示区内,数十件岩石、古生物标本静待探索,三叶虫化石的精致纹路、琥珀中凝固的古老昆虫,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地球的远古脉动。西藏神奇动物摄影展则通过美妙的镜头语言,充分展现了高原地区的地质奇景与珍稀野生动物的生活瞬间,为大家打开一扇了解自然奥秘的窗口。

“这种沉浸式科普太棒了,真正做到了身临其境,寓教于乐!”一位随行家长感慨道。本次活动通过“讲座+实践+展览”多维模式,将深奥的地质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让孩子们在动手创作、观察思考中理解科学原理。

本次系列科普活动将一直持续到4月22日,期间还将开展科普讲座进校园、书香传递等活动。与此同时,四川各地也将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责任编辑:李雪蕊
[上一篇]:
[下一篇]:
四川省第56个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动在成都启动
发布时间:2025-04-18 来源:科技发展与对外合作处

4月18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四川省地质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四川省第56个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市天府美术馆举行,活动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杨明、中国地质博物馆纪委书记王升辉、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副总经济师冯真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分别致辞。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校行知校区、成都市石笋街小学一品天下分校、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华侨城分校共百余名师生参与此次活动。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青藏高原是如何形成的?”报告厅内,中国地质博物馆冯向阳研究员带来的科普讲座《独特的星球,唯一的家园》,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形象的比喻,生动阐释地质运动如何塑造生命奇迹,引得大家连连惊叹。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贾帆老师带领大家领略岩石的“色彩密码”,孔雀石的青翠、辰砂的朱红、蓝铜矿的幽蓝逐一在画盘上铺陈开来,让人啧啧称奇。从矿物成分学习到艺术实践应用,同学们不仅亲手用矿物颜料创作岩彩画,更在斑斓色彩中触摸数亿年地质时光。最热闹的当属“化石实验室”,中国地质博物馆郭昱老师手把手指导同学们模拟化石发掘的过程,“注意看岩层分界面”,郭老师手持地质锤轻敲页岩标本,清脆的剥裂声中,菊石化石螺旋状的外壳渐渐显露。标本展示区内,数十件岩石、古生物标本静待探索,三叶虫化石的精致纹路、琥珀中凝固的古老昆虫,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地球的远古脉动。西藏神奇动物摄影展则通过美妙的镜头语言,充分展现了高原地区的地质奇景与珍稀野生动物的生活瞬间,为大家打开一扇了解自然奥秘的窗口。

“这种沉浸式科普太棒了,真正做到了身临其境,寓教于乐!”一位随行家长感慨道。本次活动通过“讲座+实践+展览”多维模式,将深奥的地质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让孩子们在动手创作、观察思考中理解科学原理。

本次系列科普活动将一直持续到4月22日,期间还将开展科普讲座进校园、书香传递等活动。与此同时,四川各地也将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 主办单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 内容维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