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工作点多面广,直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近年来,自然资源领域信访总量持续高位运行,呈现出矛盾问题集中、遗留问题化解难等特点。2025年上半年,省厅处理信访件数量同比上升约39%,问题上行趋势明显。为此,省厅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落实开门教育要求,紧密结合“风险源头防控 化解矛盾纠纷专项行动”,筛选30件积案难案,采取领导包案督办方式,全力以赴推动重点信访事项实质性化解,以“真开门、善开门、开好门”交出学习教育“民生答卷”。
突出领导包案,带头落实“真开门”。厅党组率先垂范,坚持靠前指挥、带头包案、亲自督办,全面形成了“真开门”的良好氛围。一是高位推动,包案督办。厅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把化解一批积案难案作为“开门教育”重要抓手,带头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厅分管领导组织专题研究,逐项梳理重点信访事项化解的难点堵点,并结合职责分工和包片区域,点对点明确厅级包案领导6名,全面构建起“厅主要领导直接挂帅—分管领导分类包案”体系。二是示范带动,传导责任。重点信访事项涉及的12个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自觉加压,迅速制定“市—县两级包案责任清单”,明确20名市县包案责任人。其中,成都、眉山等地主要负责同志主动扛责,切实履行“全包”责任,推动信访事项“一包到底”,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传导体系。三是专班推进,完善机制。明确“专班推进、定期调度”思路,根据信访事项的聚焦特点,从专业领域及下属事业单位,抽调精干力量强化工作专班,全面指导基层规范办理。严格执行周调度、月通报和实地督导机制,不定期专题会商研判,多维度研究化解思路策略,高效推动重点信访事项化解。
突出靶向攻坚,联动推进“善开门”。坚持“多元精准施策、协同靶向治病”思路,精准定位症结,强化复盘溯源,以“三联动”,实现“善开门”。一是抓处室联动。厅信访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履职,全面发挥信访办理牵头协调作用,不定期与相关业务处(室、局)会商研判,梳理分析矛盾纠纷化解的堵点难点,协同研讨化解路径办法。用好提级办理和“回头看”机制,全覆盖复盘研判,严防反弹回流。二是抓上下联动。坚持压实“分级负责、属地化解”责任,24个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要求全面制定“一案一策”化解方案,逐一明确化解措施、完成时限。省厅建立“挂牌销号”机制,采取电话督促、发函督办、实地督导等方式,全时段跟踪案件化解情况,及时调度并协调解决“三跨三分离”等基层客观困难,形成“一盘棋”推进、“一条心”落实的良好态势。三是抓部门联动。省厅与省信联办建立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共同议定化解措施、销号标准等,加强信息互通共享、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先后2次联合派出督导组,赴成都、泸州、宜宾等3市7县(区)开展实地督导。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充分结合信访反映实际,会同属地住建、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协同抓好政策解读、纠纷调解、帮扶关怀,夯实信访事项化解“基石”,形成化解合力。
突出“事要解决”,切实做到“开好门”。全系统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把重点信访化解融入“走基层、攻难点、化积案”行动,实现重点信访“事要解决”。一是快办快结。推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化推进”模式,快速处置成都市锦江区群众反映的“恳请加快成某路与某某高速互通立交用地报件进度”问题,一对一指导属地政府高质量组卷,用好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各环节审件速度,以最高效率推动完成组卷报征审批,切实将问题解决在“家门口”。二是联办联销。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建立健全线索移交、联合查办机制,实现信访事项“联办联处”。绵阳市三台县自然资源局会同住建、交通部门,联合核实、审查某某高速三台段拟社保安置人数、资料,推动群众信访事项得到高效处置,现社保资料现已报社保局审核,切实让信访问题在“联办”中得到了“优处”。三是又疏又导。加强政策解读、法律宣讲、心理疏导,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稳定风险评估和个性化心理疏导。在化解成都市新都区某大厦业主不动产登记信访事项中,督促属地部门、责任主体采取入户讲解、海报宣传等方式讲清楚“划转出”补缴出让金政策,积极疏导相关人员情绪,现已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基本实现了“事结心解”。四是真帮真扶。坚持“不忽略、不回避”原则,帮助解决信访群众困难问题。积极协调民政、司法、人社等部门,加强就业指导、公益岗位、民政救济、司法救助、医疗帮扶,推动信访事项处置更走心、更暖心。在了解眉山市东坡区徐某某生活困难后,有序协调属地部门为其提供公益性岗位,争取其家属医疗费、困难救助金,帮助解决住房困难。
在坚持“开门教育”,走好群众路线“解民忧”的具体实践中,省厅坚持领导包案、加强督办督导,高位推动群众关注的信访事项得到化解。省信联办交办的30件重点挂牌督办件提前全面销案,自然资源部下达551件重点信访事项全部按期按要求结案上报,有力维护了我省自然资源领域和谐稳定,信访工作“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政治责任得到充分诠释。
下一步,省厅将切实把“开门教育”实践经验和领导包案督办做法,固化为常态长效机制,并持续狠抓作风建设,以作风促政风,不断提升信访办理能力,努力实现信访总量下降、矛盾风险降低、群众满意度提升的目标。一是优机制、增质效。进一步优化自然资源领域“受、转、办、督、评”等办事流程,健全受理转办机制,用好监督检查、第三方审议、集中会审等措施,切实提高信访工作质效。二是抓法治、促规范。纵深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完善法治化“路线图”“导引图”和工作指南,促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不断提升以法治思维规范办理信访能力。三是重防范、强保障。加强形势研判,注重源头排查和防范,全力做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段信访安全保障,坚决守住“三个不发生”底线,持续维护自然资源领域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