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四川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导则(2022年版)》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2-08-25 来源:耕地保护监督处 字体: 分享到: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导则(2022年版)》的通知

6月17日,省厅印发《四川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导则(2022年版)》(以下简称《导则》),对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布局、工程设计、规划设计报告编制、预算编制、图件编制、规划设计成果审查等内容进行修订,进一步提升全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为保障建设项目用地补充耕地需求、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持续助力建设新时代天府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导则》规定,项目规划与设计应深入分析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基础设施条件、水土资源平衡等要素,通过基础数据分析,结合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要求,确定建设规模、工程措施、新增耕地等规划目标,合理布局项目区内的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以及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修复等工程,合理准确选取设计工况、设计公式及设计参数,对各项目工程进行施工设计。

《导则》进一步丰富了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新增耕地来源。除传统田坎整理等途径外,明确平原地区种植果树、植树造林的地块,且“二调”和“三调”为非耕地,通过工程措施恢复耕地属性,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依法依规对已建项目区进行改造提升,增加有效水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新增水田面积及粮食产能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同时明确新立项项目耕地来源应以国土“三调”及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

《导则》要求,项目布局要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促进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结合项目所在工程类型区、工程模式和土地适宜性评价,对各单项工程进行全面规划;坚持生态环保,顺应自然,维护农田环境生态系统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并结合相关规划,保留足够的生物栖息地和生态通道、生态缓冲带,同时,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区的整治目标,因地制宜进行工程规划,突出区域特色,发挥综合效益。

责任编辑:李雪蕊
[上一篇]:
[下一篇]:
《四川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导则(2022年版)》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08-25 来源:耕地保护监督处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导则(2022年版)》的通知

6月17日,省厅印发《四川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导则(2022年版)》(以下简称《导则》),对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布局、工程设计、规划设计报告编制、预算编制、图件编制、规划设计成果审查等内容进行修订,进一步提升全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为保障建设项目用地补充耕地需求、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持续助力建设新时代天府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导则》规定,项目规划与设计应深入分析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基础设施条件、水土资源平衡等要素,通过基础数据分析,结合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要求,确定建设规模、工程措施、新增耕地等规划目标,合理布局项目区内的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以及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修复等工程,合理准确选取设计工况、设计公式及设计参数,对各项目工程进行施工设计。

《导则》进一步丰富了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新增耕地来源。除传统田坎整理等途径外,明确平原地区种植果树、植树造林的地块,且“二调”和“三调”为非耕地,通过工程措施恢复耕地属性,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依法依规对已建项目区进行改造提升,增加有效水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新增水田面积及粮食产能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同时明确新立项项目耕地来源应以国土“三调”及最新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

《导则》要求,项目布局要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促进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结合项目所在工程类型区、工程模式和土地适宜性评价,对各单项工程进行全面规划;坚持生态环保,顺应自然,维护农田环境生态系统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并结合相关规划,保留足够的生物栖息地和生态通道、生态缓冲带,同时,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区的整治目标,因地制宜进行工程规划,突出区域特色,发挥综合效益。

  •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 主办单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 内容维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