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南江县局巧做“地”文章 赋能闲置“沃土”生真金
发布日期:2025-10-11 来源: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体: 分享到:

一是精耕“责任田”,筑牢耕地保护根基。划定“三区三线”刚性边界,划定全县耕地保有量77.1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1.51万亩。深化落实“县—乡—村—组”四级“田长制”责任,优化设立各级田长1291名,累计巡田38.34万次;创新“整县域推进+目标化管理”模式,统筹谋划、责任传导“一杆到底”。通过内业分析,摸清全县耕地底数、农村承包经营权底数、种粮面积底数。对“占补平衡”新增4万余亩耕地,原有承包地锁定到具体图斑地块,采取“部门协同指导+业务专班推进+乡镇村社联动”方式开展种植,防止出现新的撂荒地块;创新推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组建专业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绘制土地利用“鱼鳞图”,明确耕地保护、生态修复、产业布局等功能分区。在公山、大河等试点乡镇,形成“土地整治+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7个主导产业”空间布局,计划三年内整治土地2万余亩、新增耕地1000余亩,推动耕地连片提升40%。

二是激活“闲置地”,拓宽集体增收路径。针对农村闲置土地、校舍等资源,南江县分类施策推动“存量变增量”。聚焦产业发展,利用空间规划布局,在云顶茶村实施低产茶园改造1500余亩,其中盘活集体闲置茶园300余亩,带动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助推云顶镇建成省级茶叶产业强镇;聚焦公共服务,近年来指导镇村利用合并村闲置用房30余宗,建成政务代办点30余处,提供便民服务4万余次;聚焦农旅融合,按照文旅融合发展工作需求,近年来西厢村以闲置宅基地打造星空民宿、教育观光基地,带动周边农户1000余户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未来将聚焦元潭银发产业园、玉堂水库、正直长滩、云顶茶乡、桥亭九龙山、断渠景区等6个重点旅游引爆点,通过利用农村闲置住房等闲置资源,通过流转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发展特色民宿、乡村旅游等产业,激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乡村文旅经济发展。

三是打通“转换链”,释放市场配置活力。自2023年3月,南江县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以来,两年来南江县积极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路径,初步探索形成了“1+6”试点政策体系。截至目前已成功入市12宗地块、面积220.2313亩,实现总收入4578.795万元。据悉,南江县5A级光雾山——诺水河风景区民宿、餐饮经济崛起迅速。但受限于政策,投资人大多只能租赁空置民居,无法形成规模投资效应,部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处于“休眠”状态。南江县光雾山普陀寺村创新建立了“代理+专服”模式,普陀村为村集体带来净收入约360万元,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和农副产品销售,同时为村集体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农文旅产业;该局全面掌握县域土地闲置情况。重点锁定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及企业破产闲置三类土地,建立“一地一档”台账,今年成功申报土地专项债券资金6938万元,收储盘活存量闲置土地199亩。同时加快跃进片区相关地块收储和后续出让工作,着力构建“存量盘活-资金平衡-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预计带动片区开发投资超1.5亿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土地要素保障新路径。

责任编辑:李雪蕊
[上一篇]:
[下一篇]:
南江县局巧做“地”文章 赋能闲置“沃土”生真金
发布时间:2025-10-11 来源:巴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一是精耕“责任田”,筑牢耕地保护根基。划定“三区三线”刚性边界,划定全县耕地保有量77.1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1.51万亩。深化落实“县—乡—村—组”四级“田长制”责任,优化设立各级田长1291名,累计巡田38.34万次;创新“整县域推进+目标化管理”模式,统筹谋划、责任传导“一杆到底”。通过内业分析,摸清全县耕地底数、农村承包经营权底数、种粮面积底数。对“占补平衡”新增4万余亩耕地,原有承包地锁定到具体图斑地块,采取“部门协同指导+业务专班推进+乡镇村社联动”方式开展种植,防止出现新的撂荒地块;创新推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组建专业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绘制土地利用“鱼鳞图”,明确耕地保护、生态修复、产业布局等功能分区。在公山、大河等试点乡镇,形成“土地整治+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7个主导产业”空间布局,计划三年内整治土地2万余亩、新增耕地1000余亩,推动耕地连片提升40%。

二是激活“闲置地”,拓宽集体增收路径。针对农村闲置土地、校舍等资源,南江县分类施策推动“存量变增量”。聚焦产业发展,利用空间规划布局,在云顶茶村实施低产茶园改造1500余亩,其中盘活集体闲置茶园300余亩,带动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助推云顶镇建成省级茶叶产业强镇;聚焦公共服务,近年来指导镇村利用合并村闲置用房30余宗,建成政务代办点30余处,提供便民服务4万余次;聚焦农旅融合,按照文旅融合发展工作需求,近年来西厢村以闲置宅基地打造星空民宿、教育观光基地,带动周边农户1000余户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未来将聚焦元潭银发产业园、玉堂水库、正直长滩、云顶茶乡、桥亭九龙山、断渠景区等6个重点旅游引爆点,通过利用农村闲置住房等闲置资源,通过流转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发展特色民宿、乡村旅游等产业,激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乡村文旅经济发展。

三是打通“转换链”,释放市场配置活力。自2023年3月,南江县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以来,两年来南江县积极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路径,初步探索形成了“1+6”试点政策体系。截至目前已成功入市12宗地块、面积220.2313亩,实现总收入4578.795万元。据悉,南江县5A级光雾山——诺水河风景区民宿、餐饮经济崛起迅速。但受限于政策,投资人大多只能租赁空置民居,无法形成规模投资效应,部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处于“休眠”状态。南江县光雾山普陀寺村创新建立了“代理+专服”模式,普陀村为村集体带来净收入约360万元,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和农副产品销售,同时为村集体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农文旅产业;该局全面掌握县域土地闲置情况。重点锁定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及企业破产闲置三类土地,建立“一地一档”台账,今年成功申报土地专项债券资金6938万元,收储盘活存量闲置土地199亩。同时加快跃进片区相关地块收储和后续出让工作,着力构建“存量盘活-资金平衡-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预计带动片区开发投资超1.5亿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土地要素保障新路径。

  •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 主办单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 内容维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