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成都市龙泉驿区局深“耕”细耘 守好天府良田
发布日期:2025-10-30 来源: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字体: 分享到:

成都市龙泉驿区坚决扛起耕地保护政治责任,以田长制为抓手,严守耕地红线,连续五年实现耕地面积净增加,为筑牢“天府粮仓”根基贡献了龙泉力量。成都市龙泉驿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作为牵头部门,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推动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织密责任网,耕保格局体系化。强化科学规划引领,优化耕地布局,明确“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林则林”农用地格局。构建“区、镇、村”三级田长责任体系,设立各级田长216人、网格员200余人,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耕地保护责任网络。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强化部门协作,压实监管责任。完善网格化巡田机制,做好“发现-处置-销号”闭环管理,上报线索并处置销号76条,巡田完成率126%。

强化监管网,耕地管理精细化。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坚持“以补定占”原则,科学编制耕地流入流出管理方案,严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025年全区预计实现耕地净流入约2100亩。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补充更新,初步划定储备区6200余亩。规范设立田长制公示牌,2025年上半年维护更新公示牌3处、标志牌6处及界桩36根,强化社会监督效果。

构建共治网,多元聚力常态化。落实资金保障,发放田长制工作经费约59万元、耕地保护激励资金740余万元,有效激发基层耕保积极性。深化宣传引导,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推动形成“人人护田”共识。开展经验推广,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刊登《让每一寸耕地实至名归》专题报道,推广龙泉驿区耕地保护典型经验。

责任编辑:李雪蕊
[上一篇]:
[下一篇]:
成都市龙泉驿区局深“耕”细耘 守好天府良田
发布时间:2025-10-30 来源: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成都市龙泉驿区坚决扛起耕地保护政治责任,以田长制为抓手,严守耕地红线,连续五年实现耕地面积净增加,为筑牢“天府粮仓”根基贡献了龙泉力量。成都市龙泉驿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作为牵头部门,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推动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织密责任网,耕保格局体系化。强化科学规划引领,优化耕地布局,明确“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林则林”农用地格局。构建“区、镇、村”三级田长责任体系,设立各级田长216人、网格员200余人,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耕地保护责任网络。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强化部门协作,压实监管责任。完善网格化巡田机制,做好“发现-处置-销号”闭环管理,上报线索并处置销号76条,巡田完成率126%。

强化监管网,耕地管理精细化。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坚持“以补定占”原则,科学编制耕地流入流出管理方案,严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025年全区预计实现耕地净流入约2100亩。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补充更新,初步划定储备区6200余亩。规范设立田长制公示牌,2025年上半年维护更新公示牌3处、标志牌6处及界桩36根,强化社会监督效果。

构建共治网,多元聚力常态化。落实资金保障,发放田长制工作经费约59万元、耕地保护激励资金740余万元,有效激发基层耕保积极性。深化宣传引导,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推动形成“人人护田”共识。开展经验推广,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刊登《让每一寸耕地实至名归》专题报道,推广龙泉驿区耕地保护典型经验。

  •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 主办单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 内容维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