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严格用途管制。强化“三区三线”刚性约束,科学统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最大限度推动耕地“节流”,2024年以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5860亩,连续三年实现耕地“净流入”。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机制,稳妥推进耕地恢复补充,全面完成 12个补充耕地项目建设,新增耕地4850亩、旱改水750亩。
二是严巡耕地防线。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起824名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和1612名村级网格员构成的“4+1”田长责任体系,设置田长制公示牌301个,公开田长责任和保护事项。探索推行“先锋护田”示范引领工程,构建巡田工作先锋岗,常态化全覆盖巡田,打通耕地保护和责任监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巡田里程累计达43万公里。
三是严肃督察执法。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针对历年自然资源督察、卫片执法整改“清零”行动等反馈问题,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已整改到位的问题常态化开展“回头看”核查,确保问题不反弹。截至目前,历年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全市存量违法用地涉及耕地整改率达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