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高发频发。该市通过推出安全监管微信小程序、升级“村村通户户响”大喇叭为基层群测群防赋能,同步采取发放激励资金等举措激发干部群众防灾主动性积极性,助力基层提升地灾防范能力。
轻松“随手拍”,揪出风险隐患。市政府统筹整合安全监管部门职能职责,推出“雅安随手拍”安全监管微信小程序,设置一键举报功能,群众一旦发现身边安全隐患问题,只需通过手机拍摄上传现场照片并填写简要问题描述,即可上报信息。经过“乡镇受理-乡镇应急队伍处置-县级相关部门核查-市级部门审核”流程,市政府对通过审核确认处置的安全隐患,即向举报人派发至少20元微信红包奖励。截至目前,已收到群众“随手拍”报送地质灾害等隐患线索2400余条,经核实确认有效线索845条,发放现金红包共计1.69万元。
升级“大喇叭”,即时双向互动。借鉴省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揭榜挂帅”模式,雅安市联合移动、电信、联通等三大运营商建设“户户响人人响”监测预警平台,在“村村通户户响”大喇叭基础上,给每户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安装双向语音AI摄像头,实现可视、可对话、可报警、可监测、可监督、可调度等多项实用管用功能,同步接入统一集成管理平台,开展科普宣传、预警发布、实时监测和高效指挥调度,助力解决预警发布、响应反馈、撤离管理和监管闭环等难题。目前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区域已全覆盖安装,将于今年汛前正式投入使用。
落实“奖补金”,激发防灾动力。出台《雅安市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奖励暂行办法》,各县(区)结合实际配套出台群众报灾奖励制度,对通过群众报灾、“雅安随手拍”等渠道报送且经核实确认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线索即时予以专项奖励,目前已向提供线索有功群众发放奖励资金6.7万元。市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水利、财政等部门联合印发《雅安市防汛防地灾避险转移补助办法(试行)》,根据监测员履职情况给予最高每年2400元的考核奖补,充分调动监测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按照每人每天25元的补助标准,对主动配合参与应急避险转移的村组(社区)居民兑现临时安置补助金,充分调动群众防灾避险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