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区分局聚焦企业发展难题,通过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和精准服务,破解历史遗留难题,为企业纾困解难、为发展赋能增效。
一是政企协同攻坚,化解尾矿库用地困局。针对龙佰丰源矿业牛场坪尾矿库用地难题,组建由包抓区领导+分管副总牵头的政企合作工作组,分局派专人驻守,多次赴省厅专题汇报,精准锁定农转用地政策适用路径。构建"双线并行"工作模式,通过“清单销号式”指导企业高效完成更正、补正资料42项;协调市、区两级8个部门开设联审通道,快速完成方案审查、合理性说明等程序,成功解决1230亩土地合规利用难题,成为全省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民营企业尾矿库成功办理农转用地手续案例。
二是制度创新开路,激发沉睡土地新活力。为妥善解决历史原因导致高梁坪园区既有厂房“办证难”问题,按照“房随地走出让土地”新模式,探索“三化协同”工作体系。一是协同化稳步推进,东区分局会同园区建立政企共评机制,根据企业实力和发展预期确定“土地+资产”组合出让模式的适用范围。二是标准化流程再造,按照“安全鉴定、行政处罚、价值评估、联合出让”四步处置机制,以住建部门安全鉴定替代传统验收手续、专业评估机构出具地上建(构)筑物价值锁定资产价值;三是法制化规范操作,依法实施违法用地和未批先建的行政处罚,编制包含地上建(构)筑物资产价值、价款支付时间及支付对象等要素的模板式出让方案,按法定程序上报审查审议后公开挂网拍卖。目前,已成功处置五道河、高梁坪4宗工业用地,面积约291亩,出让金收入2752万元,正在持续推进8宗、约244亩土地使用合法化,帮助企业完善产权登记,增强发展信心。
三是规划前瞻谋篇,构建服务长效机制。为提高项目落地“规划契合度”,打出规划服务“组合拳”。一是规划动态适配,对已纳入城镇开发边界但控规指标缺失的用地,通过指标论证明确规划条件;对符合政策但未纳入城镇开放边界的优质项目,采用零星用地选址论证来匹配需求,同时结合项目招商进度适时启动控规局部调整程序,实现项目落地与空间规划精准衔接。二是审批分类提速,针对非新建类且无须办理工程规划许可的项目,以规划意见替代“一书两证”;重大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实施“驻点修改设计方案”服务,提升审批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