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达州市百日攻坚出实招 耕地保护守底线​
发布日期:2025-07-10 来源:达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体: 分享到:

强化协同作战,整合力量聚合力。“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百日攻坚行动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部门协同配合。在排查整治责任分工中,专项行动专门设置了四个工作组,即排查整治组、综合督察组、依法处置组以及违纪问责组。其中排查整治组负责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倾倒垃圾、“非粮化”、“非农化”等10个方面问题的排查整治。市纪委监委、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能源产业局等多部门协助配合,构建起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属地乡镇(街道)充分发挥基层优势,积极协助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和矛盾化解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攻坚行动高效有序推进。

强化长效监管,巩固成果防反弹。“长效监管不松懈,久久为功见真章”。达州市以此次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深刻剖析自然资源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一方面,通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建立耕地违法违规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严问责”长效机制,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分类处置,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引导各地和广大群众依法依规利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加强日常监管力度,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智能监控设备等科技手段,对辖区内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制止新增违法违规行为。此外,畅通违法线索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自然资源保护新格局,切实做到“消存量、控增量”,以“零容忍”态度守护自然资源安全。

剖析现存痛点,规划后续持发力。接下来,达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狠抓落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破解难题,建立问题台账逐项销号管理制度,细化责任分工确保任务到人,做好百日攻坚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结合最新排查出的百日攻坚问题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拟定的整改方案,强化问题整改跟踪调度,切实推进问题整改落实。

此次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充分体现了达州市局守护耕地红线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下一步,达州市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攻坚成果,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严格用途管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责任编辑:李雪蕊
[上一篇]:
[下一篇]:
达州市百日攻坚出实招 耕地保护守底线​
发布时间:2025-07-10 来源:达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强化协同作战,整合力量聚合力。“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百日攻坚行动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部门协同配合。在排查整治责任分工中,专项行动专门设置了四个工作组,即排查整治组、综合督察组、依法处置组以及违纪问责组。其中排查整治组负责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倾倒垃圾、“非粮化”、“非农化”等10个方面问题的排查整治。市纪委监委、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能源产业局等多部门协助配合,构建起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属地乡镇(街道)充分发挥基层优势,积极协助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和矛盾化解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攻坚行动高效有序推进。

强化长效监管,巩固成果防反弹。“长效监管不松懈,久久为功见真章”。达州市以此次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深刻剖析自然资源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一方面,通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建立耕地违法违规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严问责”长效机制,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分类处置,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引导各地和广大群众依法依规利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加强日常监管力度,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智能监控设备等科技手段,对辖区内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制止新增违法违规行为。此外,畅通违法线索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自然资源保护新格局,切实做到“消存量、控增量”,以“零容忍”态度守护自然资源安全。

剖析现存痛点,规划后续持发力。接下来,达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狠抓落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破解难题,建立问题台账逐项销号管理制度,细化责任分工确保任务到人,做好百日攻坚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结合最新排查出的百日攻坚问题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拟定的整改方案,强化问题整改跟踪调度,切实推进问题整改落实。

此次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充分体现了达州市局守护耕地红线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下一步,达州市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攻坚成果,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严格用途管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 主办单位: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
  • 内容维护: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