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资阳市乐至县应对强降雨时预警发布及时、避让转移坚决、安置管控妥当,实现一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避免了2户3人可能的因灾伤亡,这是我省今年入汛以来首起地灾成功避险案例。
全面排查隐患是基础。2月以来,乐至县严格落实省厅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按照全市“先培训后排查”工作思路,组织驻守专家队伍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地质灾害应知应会培训,动员基层干部群众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截至目前,排查上报疑似地质灾害隐患点1321处,经专家队伍实地踏勘,核实地质灾害隐患点152处(已排危处置11处),逐一落实防灾责任和防范措施,做到隐患发现在早、防范在前。本次成功避险的佛星镇永兴村2组何云祥屋后崩塌就在其中。
精准预警预报是前提。入汛以来,资阳市经历长时间高温干旱;6月18日,乐至县已经历一轮强降雨,全域24小时降雨普遍达到200毫米。6月29日9时,气象台罕见的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本次强降雨累计雨量可达250毫米以上、最大小时雨强可达70毫米。乐至县地灾防治指挥部综合全县地质条件、旱涝急转和“6·18”强降雨等因素,果断要求各乡镇按地质灾害二级(橙色)预警响应,为全县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窗口。
坚决避让转移是关键。接到强降雨预警后,乐至县刚性执行“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共转移75起128户238人。乐至县佛星镇第一时间通知监测责任人组织何云祥等3人转移,未果;后镇干部会同村干部一起到现场劝导,6月29日19时成功转移。
妥善安置管控是保障。何云祥等3人通过投亲靠友方式妥善安置,能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确保安得下、住得稳。应急响应解除后,为防范地质灾害滞后效应,佛星镇劝该3人暂缓回家;同时,组织网格员开展雨后核查,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并做好危险警示和人员管控,最终该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