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决贯彻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扣达州“一区一枢纽一中心”战略,以“城乡融合”为核心理念,全域构建“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速形成“一核五心多区”发展格局,全面激发县域经济动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构建全周期规划体系。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刚性管控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筑牢开发保护格局根基。高效推进规划报批,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获2024年3月及6月省政府批复;43个乡镇级片区规划于2025年3月获市政府批复,实现200个乡镇(街道)规划全覆盖;村级片区规划应编尽编16个;建成运行“一张图”系统,全面形成城乡融合国土空间规划蓝图。
二是筑牢全方位安全屏障。严守耕地红线,强力推进核实处置与恢复补充,2024年恢复耕地14.44万亩(净增6.65万亩),实现连续4年净增;全市现有耕地654.43万亩(超目标22.0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516.44万亩(超目标1.69万亩),夯实“天府粮仓”达州根基。筑牢地灾防线,健全会商调度、预警响应机制,强化汛前汛期动态排查;“十四五”排查复核隐患风险点2.46万点次,动态管控新增隐患点441处,成功避险22起(避免324人伤亡)。攻坚矿山修复,三年攻坚行动125个点位全数通过省级验收(修复2836亩);创成国家级、省级绿色矿山14家(数量全省第一),擦亮生态安全底色。
三是织密全要素保障网络。精准保障用地需求,定制“一项目一方案”覆盖34个省重点及100个市专班项目;2024年报征土地7.4万亩、批复4.4万亩(同比增长18%,创历史新高),有力支撑成达万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广东美联、北京中基、中顺洁柔等重点产业项目顺利落地;“十四五”农用转用985亩服务乡村产业。优化矿产资源配置,成功入库钾盐省级勘查项目5个(83.93km²);有序出让建筑石料矿权10宗(资源量2.66亿吨,收益4.95亿元),有效保障了成达万高铁、斑竹沟水库等用矿需求。
四是创新全链条动能机制。试点突破集体用地入市,在万源市完善13项制度及管理办法、交易规则,成功入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宗(28.17亩)。深化“标准地”改革,建立工业用地“3+N”控制指标体系,以“标准地”方式供应工业用地106宗(1.3万余亩),全面实现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双向激活发展动能,助力城镇产业与农村集体经济同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