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旺苍县自然资源局通过“划得准、管得住、补得优、护得实”的全链条举措,推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落地见效。
精准“划”—夯实保护基础,确保“划得准”。划定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前提。旺苍县局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规则,通过“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将优质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同时按照部、省、市相关要求通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工作将建设用地、林地等错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地块进行置换调整,确保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同时,为应对未来重大建设项目占用需求,每年会同县农业农村局更新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优先将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与现有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且质量高于本地区平均水平的耕地(坡度<15度)等纳入储备区,作为补划的主要来源。
严格“管”—强化用途管控,确保“管得住”。管控是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的核心。旺苍县局通过强化用途管制,严格项目用地选址,禁止一般性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对重大基础设施、能源项目等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对选址必要性、合理性和补划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并将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前置审查。
动态“补”—优化布局质量,确保“补得优”。补划是保持永久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因重大建设项目、生态建设等占用的永久基本农田严格按照相要求将坡度小于25度且与现有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以及通过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进行质量提升的优质耕地补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长效“护”—构建多元机制,确保“护得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需久久为功。旺苍县局通过“天上看(卫星遥感)、地上查(动态巡查)、网上管(田长制信息化平台)”的模式多元机制巩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成果,以“零容忍”态度重点查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挖湖造景、建设绿化带、种植草皮、堆放固体废弃物或填埋垃圾等违法行为,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确保永久基本农田用途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