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四川省科技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对找矿科技攻关作出系统性规划,明确了深化勘查技术创新、加强开发技术创新、加快绿色智能技术创新、提升创新平台建设质效四项基本任务。
在此背景下,攀西地区的崇山峻岭间,又一座沉睡的“聚宝盆”正被现代地质科技发掘。四川省盐边县红格南钒钛磁铁矿经过四川省第四地质大队的系统性勘探,取得历史性突破。
亚洲最大钒钛磁铁矿的天赐厚礼
红格南钒钛磁铁矿的资源禀赋可谓“天赐厚礼”,主体规模惊人,矿体延伸近3公里,主要铁矿体平均厚度超300米,如同一座巨大的“地下铁城”;查明资源量达32.56亿吨,新增资源量4.28亿吨,为特大型多金属矿床。它是“十四五”期间攀枝花增储上产第一大钒钛磁铁矿矿产地,同时也正式登顶“亚洲最大钒钛磁铁矿”宝座。
红格南钒钛磁铁矿共、伴生资源丰富,其钒、钛等关键金属元素的高效提取与综合利用,可为新能源电池、航空航天材料等战略性产业提供重要资源支撑。全矿区查明资源量共生钛(TiO2)2.85亿吨;伴生钒(V2O5)598.56万吨;伴生钴48.8万吨。更令人振奋的是,勘探中还发现了铬(Cr2O3)、镍(Ni)、铜(Cu)、锰(Mn)、钪(Sc)、镓(Ga)、硒(Se)、碲(Te)及硫(S)、磷(P)等多种伴生元素,其中铬、磷通过实验室富集实验,有望在近期开发中得到实际利用。
红格南钒钛磁铁矿开发优势得天独厚,一是矿体规模极大、主要资源集中在一个矿体,有利于集中开发;二是矿体埋深较浅,产状较缓,剥采比低,有利于露天采矿。经初步测算,该矿体大约有22.3亿吨资源量可以露采,生产平均剥采比仅为1.75吨/吨,相较攀西地区其他生产矿山一般在2以上的剥采比,其开采成本将更低。按超大型矿山建设,年产能可达4000万吨,成为世界级铁矿山,矿山服务年限超60年。
攻深探盲打开“深地迷局”
红格南钒钛磁铁矿的成功勘探,不仅是资源的丰收,更是一场“攻深探盲”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
红格矿区并非新面孔,但深部及外围如同笼罩在浓雾中的未知领域,成为制约资源可持续保障的“深地迷局”。深部地质结构复杂、信息获取难、矿体定位难的问题,如同厚重的“岩石盲区”,横亘在勘探者面前。向深部与外围要资源,必须要有新的科技“钥匙”。面对挑战,项目团队没有蛮干,而是将科技创新作为“攻深探盲”的核心驱动力。项目组通过全面搜集研究区内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相关资料,找准了找矿技术难题和突破口,通过“成矿动力-成矿空间-成矿物质”的技术思路和“三位一体”成矿预测方法,对红格岩体第二找矿空间、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找矿方法疑难建立多维勘查方法组合、基性超基性岩体深孔钻进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最终成功锻造并运用三把破解深地奥秘的“科技钥匙”。
项目团队一是利用“攀西杂岩层状韵律旋回模式”开展红格矿田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指出了红格岩盆岩相带发育及延伸的完整性,岩盆富集分异的中心在南矿区,大断裂控制着含矿岩体产状及规模,也是含矿岩浆及后期岩浆的通道,由此精准预测找矿靶区。二是首次利用大岩盆理论拓展第二找矿空间,解决了红格岩盆构造演化—岩浆作用—成矿等深部找矿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关键疑难问题,重新构建红格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运用该理论预测在攀枝花、白马矿区外围还有巨大找矿潜力。三是创新提出钒钛磁铁矿找矿方法组合——“理论模型导向、空—地—井物探地质定位、钻探验证”的多维勘查模型,理论科研紧密结合勘查实际,提高找矿效率。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发展胜势
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钒钛产业是我省绿色低碳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要求深入推进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为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推进钒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3年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创新性综合运用“限价拍卖+综合评比”方式以成交价61亿元出让红格南钒钛磁铁矿,并被自然资源部列入矿业权出让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这一标志性事件正在激活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自然资源厅牵头组建省级专班,推进红格南钒钛磁铁矿开发利用,实现“当年办证、当年核准、当年开工”,在国内大型矿山开发中尚属首例,展现了“四川效率”。随着红格南矿区的开发与攀西钒钛科技产业园的完工,正式拉开高效推进攀枝花打造钛材深加工、绿色钛化工、钒及钒储能等全产业链开发,高水平构建“千亿投资、万亿产值”世界级钒钛产业集群的帷幕。预计带动区域GDP增长超千亿元,创造就业岗位万余个,真正实现“开发一座矿山、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为攀枝花经济转型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红格矿区的辉煌战果雄辩地证明:在地壳深处蕴藏着支撑国家发展的无尽能量,而不断跃升的科技之光,正是照亮这座深地宝库、赋能战略资源创新的星芒火炬。攀枝花因矿而建、因矿而兴,如今钒钛攀高、花开向新,一个紧紧围绕资源高效绿色发展的攀枝花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阔步迈上钒钛融合发展的绿色之路,以“钒钛之都”攀枝花的崭新面貌在攀西大地上熠熠生辉。





[打印]
[关闭]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微信
微博
头条号